學生的成長,牽動著父母的心,沈陽高三女生的離去,引眾人關注,父親一句“沒想到太脆弱”,又揭露出多少家庭的心酸事。

太多家長自認為,也沒怎么說,只是讓他們努力一點,再努力一點,以后考一所好大學,不要過父母的苦日子,難道錯了嗎?為什么就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?

家長們心中也是頗多無奈,工薪家庭就是這樣,想要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就需要很多錢,拼命工作,常常是掙錢了,顧不了孩子,顧得了孩子,就養不起家。

成年人的世界也是很多眼淚,一些家長為了掙錢,顧不上孩子,就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,但學校終究比不上父母,一位打工家長的哭訴,戳痛不少學生家長的心。

一位打工族的家長,說到自己后悔讓孩子住校了,當初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環境,選擇一所學費比較貴的私立中學 ,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,父母不得不背井離鄉,孩子住校。

沒想到,上初二的時候,哭著給我打電話,“媽媽,我不想住校了”,這讓我感到事情不簡單,請了假去學??春⒆?,接下來的事情,讓我心疼不已。

孩子不適應寄宿的環境,每天時間很緊,下課后要自己洗衣服,然后要看書寫作業,每天都要弄很晚,宿舍熄燈了,自己就偷偷用手電筒照亮看書。

大多數同學家庭條件好,他們也不和兒子玩,漸漸變得自卑、不合群,學校組織活動,我也沒有多余的錢給他報名,供孩子讀書花費太多錢,實在無力承擔其他費用,別的同學成績很好,兒子成績平平,心中也感到很焦慮,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
聽著兒子崩潰大哭的聲音,當母親的心都要碎了,原來陽光開朗的兒子,一年多的時間,似乎就變了一個人,郁郁寡歡,也不善于和人打交道,當時真的感到很后悔,所以,和孩子父親決定,讓兒子走讀,換一所普通學校,就在這座城市打工,照顧孩子。

家長要看學生的實際情況,住校適合自律、獨立性強的學生,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,不會太勞累,初中生學習很辛苦,要面對中考,我們知道,中考分流很重要,如果影響學習,沒能考上高中,得不償失。

平時要多些關心,盡管家長會比較忙,也要多和學生溝通,聽聽學生說說自己遇到的事情,比如和同學交往有沒有什么問題,心情如何,及時疏導學生的情緒。

當然,家長要注意和學生的溝通方式,不要讓沈陽高三女生的悲劇再次上演,家長為了學生好,但方式不當,就有可能讓學生變得更痛苦,激起逆反情緒,家長又不在身邊,容易釀成悲劇,后果難以想象。

在選擇學校的時候,也要為學生考慮,家長要量力而行,不是學費越貴,學校環境越好,對學生越有幫助,家庭條件一般,偏要選擇私立學校,和身邊同學有強烈的反差,會讓學生變得更加自卑,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。

同時也給家長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,適合的學生才應該是最好的,學生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,不在于學校好不好,主要是在于學生自身,況且,考上大學也不是最終目標。